![]() |
|||||||
![]() |
咨询热线:0510 - 8229 3900 | ||||||
![]() |
||
行业动态 ♦ 这类安全可能被忽视,但真的很重要! ♦ 最高法案例:盗用原单位技术秘密长达10余年 连带赔偿1.66亿余元 ♦ 四川金象前员工泄露公司技术秘密获刑5年半罚280万 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♦ 首次披露!90后博士考公入职1个月,就因泄密被抓 ♦ 数据泄露属实 迪奥(上海)公司被罚 ♦ 小米内部通报: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密被辞退 ♦ 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生效,14名离职技术人员非法获取技术信息估值超3亿元 ♦ 前英特尔工程师向微软泄露商业机密,被判两年缓刑并罚款3.4万美元 ♦ 年中盘点:2022年10大数据泄露事件 ♦ 餐厅老板竟故意泄露国家秘密!国家安全机关公布典型案例 ♦ T-Mobile 5000 万用户数据泄露,21 岁海外美国人宣称对此事负责 ♦ 打车软件大数据泄密有多严重?美俄有沉痛教训,中国不可不防 ♦ 数据安全的危与机:2020年85%的数据泄露涉及人的因素 ♦ 11.8亿条!淘宝又有数据泄露大案:客户ID、淘宝昵称、手机号全都有…… ♦ 百余车厂机密数据泄露,特斯拉丰田福特大众都在内 ♦ 2018年全球互联网十大数据泄露事件盘点 ♦ 央视曝光多起泄密案件 ♦ 盘点2017年十大数据泄露事件 ♦ 无锡一员工向公司索赔28万 因自己泄露商业机密被开除 ♦ 百度前高管泄密被索赔5000万 打印机竟成证据 |
摘自《和讯网》
近日,一种新的通信行业标准—《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电子信息保护通用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》(下称“要求”)在工信部官网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。据悉,这仅仅是工信部为保护个人电子信息安全,拟牵头构建的电信和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62项通信行业标准之一。 工信部官网公开信息显示,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标准,适用于电信业务经营者、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电信、互联网存储和处理用户个人电子信息的相关系统。其对个人电子信息在收集、存储、操作、转移和删除5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,作出了详细的规定。 近年来,个人信息泄密已成为社会的一大“公害”。“工信部拟推出的行业标准,显然意在通过更严密的技术手段,从通信行业内部阻击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。”重庆炜林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柏林认为,但这种尝试能起到的作用将非常有限。因为相关的技术最终得靠人去实施,而目前在这方面,还没有相关法律的强制规定,难以有效约束技术人员的行为。 为保护网络时代个人信息安全,2009年2月,新修订的《刑法》增设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。但是,个人信息泄密的现象依然很严重,比如消失了半年多的“查开房网”,最近又曝出死灰复燃的消息。 为什么会如此?熊柏林认为,其原因有二。一是对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取证非常困难;二是绝大多数人在得知个人信息被泄露后,因为觉得麻烦都未即刻报警。熊柏林建议,应将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并重,并从立法层面确保技术手段能够按照相关规则、标准实施。作为公民个人,一旦发现自己信息被泄露就要立刻报警,以便警方及时取证。
|
关于我们|联系方式|资质认证|站点地图|职位招聘|建议与投诉 | ||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锡澄路260-1号圆融发展中心17F 邮编:214031 总机:(0510)82293900 传真:(0510)82702019 | ||
版权所有 © 2003-2025 无锡万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| ||
苏ICP备05009260号 | ||
![]() |
||